今天是:2024年3月29日  星期五
[品牌活动] -- 小记者 -- 夏令营冬令营 -- 研学旅行 -- 亲子活动
  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特别策划
  特别策划
谎言,止于智慧与宽容
发布日期:2016/2/18   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256次           [关闭]

“不管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愿不愿意,孩子迟早会对我们撒谎。”心理学专家武志红曾这样说。的确,调查显示,孩子的撒谎行为通常始于4岁左右,而且,孩子撒谎的频率和种类并不亚于成年人。

那么,有没有什么办法,让孩子的撒谎行为少一些、再少一些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
就让我们一起来找办法吧!

 

 

办法切入点1:态度篇

 

住神,冒火

 

当发现孩子撒谎时,身为家长,您的第一反应是勃然大怒、严厉训斥吗?您是否对孩子使用了以下这些语言:

“你这孩子,什么时候学得满嘴谎话了?!”

“你以为你骗得了谁?”

“你再这么不诚实,小心我割了你的舌头!”

“看不出来啊,你还长本事了,撒起谎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!”

“你还有没有点羞耻心?我简直想在你背上贴张标签,写两个字:‘骗子’!”

“在家骗父母,在外你还不骗老师、骗同学?!长大以后,你就该骗社会了!”

……

如果您已经习惯了将上面这些语言像泼脏水一样泼向您的孩子,那么,请注意,您已经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。而自尊,恰恰是引领孩子“向善向好”的内在动力。

所以,当孩子撒谎时,家长首先应该做的,是稳住神,别冒火!

 

小贴士

家长们可以这么做:

1.也许孩子的谎言十分拙劣,极易识破,但爸爸妈妈还是尽量不要当场戳穿他的谎言。不妨以一种冷淡、不置可否的态度来回应孩子的撒谎行为。

2.如果实在生气,可以离开孩子一会儿,让情绪恢复平静。

3.也可以在孩子撒谎时及时打断孩子的话,对孩子说:“不着急,你再想想,想好了再说。”或者委婉地提示孩子:“你确定事实是这样的吗?”等等。

总之,在孩子撒谎时,家长切忌火冒三丈、连骂带打,应给孩子保留自尊,然后再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,帮助孩子反省。

 

办法切入点2:诊脉篇

 

问问原因,找找根源

 

研究表明,孩子撒谎的种类五花八门,主要包括:1.玩笑性的谎话;2.幻想性的谎话;3.社交性的谎话;4.报复性的谎话;5.善意的谎话;6.隐藏事实逃避处罚的隐瞒性谎话;7.为了满足虚荣或物质欲望的获利性谎话。

您的孩子为什么撒谎?家长应该做到“了然于胸”。

如何才能“了然于胸”?家长们可以这么做:

1.先问。通过询问,让孩子主动说出撒谎的真实原因。

注意:①在询问的时候,家长的语气应亲切、轻松;②要避免使用“定论式”的语句或词汇。比如:“你为什么要撒谎?”就不如“你为什么要把这件事说成是这样的呢?”

2.再和孩子一起分析讨论,在沟通中达成对事情的一致看法。

注意:①家长应牢记此环节的两个主要目的:其一,让孩子认识到撒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;其二,让孩子学会“更好”的办法。②在讨论中,家长应多采用假想、情景演示等生动的方式,来帮助孩子认识道理,尽量避免枯燥的说教。③家长应多给孩子发言的机会,不要搞“一言堂”。

 

小贴士

中小学生选择对父母说谎的三个原因:怕责怪、有隐私、不想伤害他们

全国少工委在一项针对中小学生“撒谎行为”的调查报告中指出: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。说谎,无论出于什么动机,总是为了趋利避害。中小学生为什么要对父母说谎,当然也遵循了这样的规律。

调查显示,36.93%的孩子会因为“做了不太好的事,怕被责怪,所以说谎”;31.47%的孩子会因为“父母问自己的心事,但是不想说,于是说谎”;14.72%的孩子会因为“不想伤害父母,所以说谎”。

怕责怪、有隐私、不想伤害父母,这三个理由集中体现了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沟通障碍,甚至是信任危机。因为大部分孩子已经预设了父母知道真相的反应:可能会发怒,责骂;可能会担忧,甚至会因承受不住真相而受到伤害。

 

办法切入点3:行动篇

 

巧用心思,对症下药

 

1.做个不责怪孩子的家长

孩子可以批评,但是无需责怪。

 

Ø        请您不用这些责怪言辞:

斥责

你看看你现在什么样子!

你就是不认真!

你一贯如此!

嘲讽

你不是能干得很得嘛,连这个都不会!

你翅膀长硬了哦,那就啥都不要来找我!

反问

你怎么不把这些心思放点儿在学习上呢?

你咋个不早点儿跟我说?!

威胁

再不听话,我要发毛了哈!

你敢耍朋友,我打断你的腿!

 

Ø        运用“三步曲”对孩子进行批评

亲爱的儿子:

    昨天看了你的试卷,我很难受。(第一步:说我的感受)

    我知道你很努力在学习,你也想考一个好成绩。(第二步:表扬孩子的努力)

    我希望你每天做完作业后,再做3道数学题来巩固新学的知识,不懂的题目第二天去问老师。希望你下次考试有进步!(第三步:提出建议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爱你的老爸

 

2.做个尊重孩子隐私的家长

保留孩子处理秘密的权利

    和成人一样,孩子希望自己被他人承认是一个独立自主、有思想的个体,他也需要在自己的内心保留一块空间。秘密未必是不健康的,只要不涉及道德品质等原则问题,对于孩子的秘密不必深究,否则孩子就会心生反感,将撒谎作为反抗的手段。

 

保留孩子自行解决冲突的权利

    不要小瞧了孩子之间的各种游戏和规则,但也不要为了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去过多干涉孩子们之间的友谊,否则孩子就会在同伴集体中受到鄙视。为了维护他的尊严,很有可能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,孩子就会隐瞒起来。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,也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 

召开秘密大会

    当发现孩子因为有心事而心神不宁时,爸爸妈妈不妨可以召开一个揭露秘密的会议。爸爸妈妈先讲讲自己最近的秘密和丑事,搞活气氛。孩子们多半藏不住秘密,慢慢地就会说出自己的心事。

    或者在这个时机,爸爸妈妈可以趁孩子心情好,把他以前的谎言再来一个“解读”,没准宝宝就会坦白交代了,也省得爸爸妈妈再费心如何戳穿他的谎言。

 

给家长的悄悄话

u       拥抱自己心中沉重的焦虑

很多时候,家长想如同探照灯似的照耀着孩子,保证无一死角,是因为心中有沉甸甸的焦虑情绪,总是担心没有看紧孩子,出个“万一”怎么办?

当家长发现孩子隐藏有小秘密时,第一步不是逼着孩子把秘密交出来,而是在心里问自己一个问题:这个小秘密是否是原则性的?如果无伤大雅,就无需追问了。

如果事关原则,考虑“逼问”是否有效?为此伤了亲子和气是否值得?

如果无法“逼问”,考虑换个办法:1.换个人去询问孩子;2.自己潜心体会孩子的心情。

推荐书籍《不说我也知道你想干什么》

u       拥抱自己心中淡淡的忧伤

很多时候,孩子大了,慢慢有了自己的秘密,但是家长还没有做好准备放手,看着孩子从蹒跚学步到懵懂少年,再到豆蔻年华,家长的内心涌起了淡淡的忧伤,总希望能停留在孩子啥都跟自己讲的幼儿阶段,请家长用心体会自己内心是否有这样的情绪。

 

3.做个“伤得起”的家长

有一个高中的孩子,不想上学,不想高考,但是感觉父母会深受打击,为此,他选择了谎言,欺瞒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说自己考上了二本院校,最终他选择跳崖来结束这个局面。

所以,请做一个“伤得起”的父母,让孩子感觉到你任何时候都有力量、有信心、有能力陪伴孩子去面对困局。这需要家长——当孩子的表现不如自己的意愿时,仍然温和坚定地陪着他,而非咆哮怒骂和哭天抹泪。

 

4.做个“诚信”的家长

父母可能对孩子说的大部分谎言——

u       “违背承诺”类:

“经常说考试考差了不骂我,可每次考完试后都骂我!”

“一件很想被保密的事,他们知道后说:‘我们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’,然后转身告诉了别人(甚至是当笑话来说)。”

“你先给我压岁钱我帮你存,等你用时我再换给你。结果没有还,被他们用掉了。”

“有一天告诉我可以为我买一样东西,可事后又特不耐烦地说:‘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,不要成天脑子里都装的是那些没用的东西。’”

u       “玩笑”类:

“你是我从大树下捡回来的。(我哭了好几天啊)”

“我5岁时,骗我是从别人家抱的孩子。”

u       “吓唬人”类:

“小时候他们对我说,如果你不乖,我们就把你卖了。”

 “儿子,快把饭吃了,不然以后脸上长麻子!”

u       “吹牛”类:

 “你考进了前几名,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买什么!”

“‘我当年不是年级第一就是第二!’后来我问老爸的同学,才不是呢。”

u       “善意欺骗”类:

“他们去打工的时候说他们马上回来,可却让我等了五年。”

 “父母顶着巨大的生活压力,但却从不在我面前抱怨。妈妈明明非常需要买新衣服,但总是说自己已经有很多了……”

“快中考时,妈妈出车祸住院,爸爸却骗我说妈妈出差了。”

u       “虚伪”类:

“别人问他们家孩子怎么样时,他们总说不怎么样,成绩也一般。”

……

亲爱的家长朋友,以上这些都是孩子们的“检举揭发”,您是否觉得似曾相识?这其中,有多少谎言是您说过后就忘记了,但时隔多年孩子却依然记得?有多少谎言(哪怕是善意的)曾经深深伤了孩子的心?那些未能兑现的承诺,那些不经意的玩笑,那些善意的谎言……是不是应该在合适的时机,给孩子补上一个满意的答复?

 

 

生活中,如果多一些听到真相后不大发雷霆、妄加指责的父母,如果多一些不刨根问底探究孩子隐私的父母,如果多一些承受力强、豁达幽默的父母,孩子们的谎言,一定会少一些!

身为父母,应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宽容让孩子明白:谎言不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,还有可能伤害他人,而通过沟通、找出解决办法去面对,才是让心灵释放的最好途径。

 

(静鸿)